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

D&S2-身體與心靈的對話


用進(化)廢退(化)
自然  使用
進化  改變
退化
時間  空間 內在空間
      Cellular Breathing(BMC)練習
      外在空間
      Positive & Negative Space exploration(Continuum)練習    環境
循環

促進人類生命的進步,而非文明的進步

「人類今後面臨的一個大問題,就是一定要把文明的進步,轉化為人類生命的進步。不幸的是:以往人類的歷史,僅僅是二十幾個文明的消亡史;以此類推,現代文明也不會久遠。……欲救文明於危難中,單單靠政策、宣傳是不行的,還必須靠人人為恢復其正常的生活、恢復真正的自我而被喚醒的自覺精神。」(安岡正篤)

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。」,但是我們要問:「是哪一部分的人性?」

在每一項科技發明的背後,...
都意味著有一個即將萎縮退化的人體器官。
在每一輛汽車後面,都有一副更為鬆弛的肌肉...
我們越倚賴科技,
就越疏離我們天生的身心能力...,
我們若不培養這些能力,
就等於放棄了與生俱來的健康權利。
-伊莎蘭中心(Esalen Center)聯合創辦人Michael Murphy

和自然交談
人是自然的動物,人體就好像大自然的環境一樣,擁有自療的本能。
順應自然,意味著「不違背」自然的舉動。
人體的感覺細胞是在身體和情緒放鬆之後,功能才容易顯現出來。
就如同做指壓,唯有將手指與手掌放鬆,你才能夠感覺到皮膚肌肉的變化。

用兩個小時的運動換取一天的清醒、充沛精力與工作效率。

器官組織的自我修復功能。

「聽」身體的聲音

《莊子•人間世》原文:
顏回曰:「敢問心齋?」仲尼曰:「若一志;無聽之以耳,而聽之以心;無聽之以心,而聽之以氣;聽止於耳,心止於符。氣也者,虛而待物者也,唯道集虛,虛者心齋也。」

註釋:
顏回問:「心齋」兩個字是什麼意思?孔夫子說「你應該把心裡的念頭集中在一處,不要胡思亂想;等到念頭歸一之後,就用『聽』字訣,但不是用耳聽,是用心聽;這還是粗淺的說法,就深一層工夫講,也不是用心聽,而是用氣聽;到了這樣境界,耳聽的作用早已停止了,神和氣兩者合而為一,心也不起作用了。氣的本質是虛的,它要等待一件東西來和它相集合,只有『道』這個東西常和太虛之氣集合在一起,工夫如果做到心同太虛一樣,就算是心齋。」

清清楚楚的表達自己心中的感受。

肢體心靈的互動
肢體心靈行成的五大因素:
一、遺傳:
包括我們與生俱來的一切因素。

二、體能活動:
包括我們一生所經歷過的所有體能活動和經驗。

三、情緒與心理:
愈來愈多證據顯示,我們的情感和態度會影響姿勢、動作、呼吸和成長。肌肉所承受的刺激和體能活動,一樣會對身體造成影響,肢體根據情感塑造成形,反之,情感也會被侷限在肢體裡,而變成習慣。

四、營養:
泛指肢體心靈吸收、消化,以提供再生及繼續成長的所有能量,無論是生理或是心理的能量。

五、環境:
是指我們生存所面臨的一切生理、社會及心理結構。我們很難與環境分開,換句話說,環境在我們體外,也在我們體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